被原子弹轰炸后数百年不能住人,怎么广岛和长崎现在住的人那么多
很多人认为,核爆后数百年无法居住的观念,其实来源于切尔诺贝利或福岛等核事故。切尔诺贝利发生在1986年,反应堆熔毁并释放了大量长期放射性物质,污染了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。那里的铯-137和锶-90的数量远远超过广岛和长崎,且这些物质的半衰期极长,渗透到土壤深层,因此该地区至今设有隔离区,禁止人类长期居住。福岛在2011年遭遇海啸引发核泄漏,同样释放了大量放射性物质,并通过水流扩散到周围。然而,广岛和长崎的情况却大不相同。由于原子弹是空中爆炸,大部分放射性物质随风飘散,未深入土壤。风和雨的作用帮助稀释了这些污染物。而日本作为一个岛国,四面被海洋环绕,海洋流也带走了大量放射性物质。研究表明,在爆炸后几个月,辐射水平就已经降到安全水平以下。根据辐射效应研究基金会的数据,至今广岛和长崎的背景辐射水平与全球平均水平接近,每年约为2.4毫西弗,这对人体并没有额外的健康风险。
日本政府从1945年底起就开始清理工作,挖走了污染的土壤并将其运到远离城市的地方埋藏。广岛于1949年通过了和平纪念城市建设法,投入资金建设公园、博物馆等设施,而长崎也紧随其后。随着清理工作逐步推进,居民开始回到家园,最初是几万居民,到了1950年代,人口已经回升到了正常水平。早期的幸存者被称为“被爆者”,他们确实承受了极大的痛苦,癌症和白血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。据统计,1950至2000年间,由于辐射导致的额外白血病死亡人数为200例,实体癌症死亡人数为1700例。但总体来看,广岛和长崎并没有变成荒废的鬼城。相反,工业在这些城市得到了复苏。现在,广岛已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和电子产业基地,长崎则以造船和旅游业为主。两地的经济稳定增长,平均寿命与日本其他地方几乎没有差异,维持在80岁左右。
与其他核事件相比,广岛和长崎的情况有着显著的不同。例如,比基尼环礁的1954年美国氢弹试验产生的放射性污染极其严重,至今仍限制人员进入;内华达核试验场留下了大量长期污染的废料。然而,广岛和长崎的核爆炸所使用的原子弹爆炸威力相对较小,仅有1-2%的裂变材料被利用,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也较少。科学报告指出,在爆炸后的一个小时到无限期内,诱导辐射的剂量在广岛的中心区最高为24伦琴,而在长崎则为4伦琴,这一剂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实际上,没人因为这些残留辐射而遭受额外的伤害。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也确认,现在广岛和长崎的辐射水平是正常的,居民不需要特别的防护。
尽管被爆者的后代偶尔会担心,但大量的科学研究并未发现他们的畸形率或癌症率明显偏高。日本政府为幸存者提供医疗补贴,并且定期监测他们的健康状况。这些城市也建立了纪念馆,每年8月举办活动,提醒世人核武器的可怕。然而,在日常生活中,居民们并没有因为辐射而迁离。相反,广岛和长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平公园等历史遗址。广岛的地铁系统发达,长崎的港口繁忙,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。这一切证明,核辐射并不是永远无法治愈的诅咒,关键在于事件的类型、规模以及事后的处理方式。广岛和长崎的恢复,正是科学衰减、自然扩散和人为清理共同作用的结果,而非单纯的奇迹。
网络上经常流传着“原子弹爆炸后的地方百年无人区”的说法,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。两座城市的总人口超过160万,癌症率与其他地区并无显著差异。辐射效应研究基金会对12万名居民进行了跟踪研究,得出的结论是,额外的辐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核能确实是一把双刃剑,合理利用可以为我们提供清洁能源,但滥用则可能导致灾难。然而,广岛和长崎的恢复历程证明,只要及时应对,土地和生命可以重生。同时,日本从核爆的受害者身份出发,倡导反核运动,也是合乎情理的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