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“诛九族”是指哪九族?为何犯人不选择逃跑?因为无处可逃
“诛九族”这种惩罚方式并不公平,反而常常让许多无辜的人因他人的罪行付出生命代价,极其不人道,完全违背了人伦。那为何历代帝王依旧推崇这种刑罚呢?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:一方面,它能发挥震慑作用,通过“杀鸡儆猴”来警告世人,另一方面,它还能够彻底斩断未来可能发生的复仇行为。
中国自古以来人口众多,尤其在人口的管理上,传统社会的统治者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。为了防止社会动荡和犯罪现象的扩散,统治者往往设计出一些极其残酷的刑罚,如车裂、五马分尸、腰斩等,来警示百姓。然而,依然有不少人对死亡毫无畏惧,甚至视死如归,认为无论怎样最终都会死,索性犯下最重的罪行,这些残忍的刑罚对他们而言并未构成威慑力。
因此,统治者们就认为,仅仅惩罚罪犯本人并不足够,他们还要牵连至整个家族。通过株连九族的手段,不仅能够迫使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产生恐惧心理,也能够防止其家族成员借机进行复仇。确实如此,“诛九族”这一刑罚,的确让很多心怀叵测的者打消了心中的报仇念头,谁也不愿意成为自己的整个家族的千古罪人。
虽然“诛九族”这一惩罚手段历来被沿用,但实际上历史上真正执行这一刑罚的次数极为罕见。绝大多数时候,九族之刑仅作为一种威慑手段存在,放在那里警告人们,而不是真正付诸实施。如此严酷的刑罚,涉及的范围庞大,几乎涵盖了一个家族的每一代人。无论是上辈的老人,还是下一代的孩童,都无法幸免。
这种惩罚从根本上扼杀了罪犯家族成员的复仇心态,使得统治者们可以放心行事,消除了后顾之忧。然而,很多人会质疑,为何如此庞大的惩罚体系,却没有任何人选择趁乱逃跑呢?
首先,古代交通条件极其闭塞,信息流通速度慢。想要传递一个消息,常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,而京城发生的事情传到地方时,早已是时过境迁。因此,“诛九族”的命令并不能迅速传递到所有相关人员耳中,当他们收到消息时,往往已经错过了逃跑的机会。
其次,古代的户籍制度非常严密,出入城门需要严格的通行证,官兵们会定期检查过往行人。如果有人试图逃跑,可能连城门都出不去。而即便幸运地逃出了城外,家族的信息早已被记录在档案中,一旦逃跑了,政府可以立刻查出踪迹,并在全国范围内发布捉拿通缉令。无论逃到哪里,都无法逃脱惩罚。
因此,“株连九族”虽然是一种极端的刑罚,但却拥有极高的威慑性,让所有人都不敢轻易挑战法律与权威。古代的刑罚体系不仅极其严苛,更是一种冷酷的社会控制手段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