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> 本届世界杯> 足球 (球)

足球 (球)

明刊《忠義水滸傳》的蹴鞠插圖 蹴鞠是中國古代的足球運動或遊戲,被認爲是現代足球的雛形,國際足球協會在2004年初公開確認足球最早起源...

明刊《忠義水滸傳》的蹴鞠插圖

蹴鞠是中國古代的足球運動或遊戲,被認爲是現代足球的雛形,國際足球協會在2004年初公開確認足球最早起源於中國。

歷史

编辑

原始社會由黃帝創作的蹴鞠遊戲採用石製的球,1953年在西安半坡遗址發現新石器时代遺物中有不少磨製光滑的石球,直徑1.5到6厘米。

到了漢朝,製鞠已有較標準的規格,西漢揚雄所著《法言》:「斷木為棋,梡革為鞠,亦皆有法焉。」,當時的球主要是用皮為殼裝入毛髮的輕軟實心球。

唐朝是蹴鞠的改革年代,比賽形式有極大轉變,而製球的技術亦有長足的進步,歸氏子《答日休皮字詩》:「八片尖裁浪作球,火中燖了水中揉。」;仲無頗《氣球賦》:「盡心規矩,初因方以致圓;假手彌縫,終使滿而不溢。」;徐堅《初學記》:「今用皮,以胞為裡,噓氣閉而蹴之。」,製作手續繁複,皮革先經火烤水揉使其變軟,再裁成為方塊,將8片方塊皮革縫成圓形皮殼,在殼內裝入動物膀胱,然後吹氣成球,比漢朝的實心球有了實質的改進。

而宋朝的製球手藝在唐朝的基礎上再改進,《蹴鞠譜》:「熟硝黃革,實料輕裁。密砌縫成,不露綫角。」、「香皮十二,方形地而圓象天。香胞一套,子母合氣歸其中。」及「前人健色,正重十四兩。」,將唐朝的8片結構改為12片,使皮殼外形更圓,並採用裡縫法將皮革縫好才翻轉,皮球表面不會露出縫綫,更規定球重14兩,約合現今434克,與現代比賽用足球的重量相近。而宋朝更有皮製稱為「革宣」(一個字),原用於冶爐煉鐵的鼓風器改為皮球充氣的工具。

直到清兵入關建立清朝後,滿人為防止明朝貴族與官吏因蹴鞠而荒廢政事為鑑,全面禁止蹴鞠,蹴鞠才因此而沒落。

商品球

编辑

宋朝工商業發達,隨著蹴鞠的發展而開展製球的專業作坊和商品球,按《蹴鞠圖譜》記載有24種商品球,而《蹴鞠譜》更有41種之多,其中的「金錢錠」、「葉底桃」、「葵花」等品牌一直流傳到元朝仍然使用。


网上订火车票如何取票及取票注意事项 京东e卡回收几折?在线回收需要多长时间到账?